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,各大城市的人才爭奪戰也越來越激烈。姑蘇人才也在這場爭奪戰中成為了熱門的對象。廣州和深圳作為中國南方的兩大經濟中心城市,吸引了大量的姑蘇人才前往落戶,并在這里購買房產。那么,為什么姑蘇人才會選擇在廣州和深圳落戶呢?本文將從政策、生活、工作等多個方面為大家解答。
廣州入戶政策
廣州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城市,對于人才的吸引力也非常大。廣州入戶政策分為廣州積分入戶、學歷入戶、職稱入戶和技能入戶。其中,積分入戶是為靈活的一種入戶方式,只要你的積分夠高,排名靠前,就可以獲得積分入戶名額。具體要求如下
1.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或創業;
2.年齡在45周歲以下;
3.持本市辦理有效《廣東省居住證》;
4.繳納社會保險滿4年;
5.按照《廣州市積分制入戶指標體系及分值表》計算總積分滿100分(意見稿要求150分);
6.申請人五年內沒有犯罪記錄。
學歷入戶門檻也相對較低,只要符合以下條件即可
1.無犯罪記錄;
2.年齡在40周歲以下(含40周歲);
3.統招本科畢業證+學士學位證;
4.正常參保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里的本科是指統招本科,后面自考的不算,應屆生入戶不需要廣州社保。
職稱入戶也是一種比較容易實現的入戶方式,具體要求如下
1.中級職稱(系統集成證書)+40歲以下+6個月廣州社保繳納;
2.職稱(信息項目管理師證書)+50歲以下+申報期間有廣州社保繳納。
技能入戶適合持有技能證書且從事相關行業的人群,符合條件的話,入戶相對容易。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
1.從事廣州市引進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目錄內相關職業。
2.獲得證書或考核認定后,在本市工作、參加社會保險滿半年以上(過渡期政策明確規定的特殊情況除外)。
生活和工作環境
廣州和深圳是中國南方的兩大經濟中心城市,發展速度非常快,各種創新型企業、高科技公司等都紛紛在這里落戶。因此,這兩個城市的就業機會非常多,特別是一些高端人才,很容易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。
與此同時,廣州和深圳也是非常適宜居住的城市。兩個城市都有非常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,醫療、教育等方面也非常發達。此外,廣州和深圳的氣候也非常宜人,四季如春,讓人們在這里生活非常舒適。
對于想要在廣州和深圳購房的姑蘇人才來說,也有一些政策上的優惠。例如,廣州和深圳都實行了限購政策,但是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人才,可以享受到豁免或者放寬限購政策的待遇。這一政策的實施,讓廣州和深圳的房地產市場更加活躍,也讓更多的人才愿意前往這兩個城市發展。
作為中國南方的兩大經濟中心城市,廣州和深圳吸引了大量的姑蘇人才前往落戶,并在這里購買房產。政策上的優惠、生活和工作環境等方面,都讓廣州和深圳成為了姑蘇人才的理想之地。未來,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,廣州和深圳的發展也將更加迅猛,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才前來這里發展。
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涌向一線城市。廣州和深圳作為中國南方的兩個經濟中心,吸引了大量的姑蘇人才前來落戶。而買房則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那么,作為姑蘇人才,如何才能順利落戶廣州深圳并在當地買房呢?
廣州入戶政策
廣州入戶政策分為廣州積分入戶、學歷入戶、職稱入戶和技能入戶。其中,廣州積分入戶不需要像考證入戶那樣需要參加考試,也不像學歷入戶那樣,對學歷有硬性要求。所謂積分入戶,拼的就是大家的積分高低,只要你的積分夠高,排名靠前,就可以獲得積分入戶名額。在本市合法穩定就業或創業;年齡在45周歲以下;
3、持本市辦理有效《廣東省居住證》;
4、繳納社會保險滿4年;
5、按照《廣州市積分制入戶指標體系及分值表》計算總積分滿100分(意見稿要求150分);
6、申請人五年內沒有犯罪記錄。
廣州學歷入戶
2022年年中開始,廣州人才引進政策入戶門檻確實放低了不少。在今年七月份之前,學歷條件符合的入戶人員,要求申請入戶時要有連續6個月的廣州社保,才可以申請人才引進入戶廣州,7月份之后,只要有一個月參保記錄就滿足廣州入戶條件了。無犯罪記錄;年齡在40周歲以下(含40周歲);
3、統招本科畢業證+學士學位證;
4、正常參保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里的本科是指統招本科,后面自考的不算,應屆生入戶不需要廣州社保。
廣州職稱入戶
職稱入戶也稱為考證入戶,適合學歷不夠,社保不足的人群。中級職稱(系統集成證書)+40歲以下+6個月廣州社保繳納;職稱(信息項目管理師證書)+50歲以下+申報期間有廣州社保繳納。
廣州技能入戶
廣州技能入戶適合持有技能證書且從事相關行業的人群,符合條件的話,入戶相對容易。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
1、從事廣州市引進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目錄內相關職業。獲得證書或考核認定后,在本市工作、參加社會保險滿半年以上(過渡期政策明確規定的特殊情況除外)。
以上就是的相關政策介紹。如果您是姑蘇人才,并且想要在廣州或深圳落戶買房,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入戶方式。當然,除了政策方面的考慮,還需要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生活需求,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屋類型和地段。